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

Playlist: Beethoven Symphony No. 9

copying beethoven

昨晚我老弟轉到一正在播古典樂的節目,內容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。自己也坐下來聆聽一會兒。覺得偶而聽聽古典樂可以讓自己緊繃一天的腦子有放鬆的效果。當聽到合唱的部分更是會讓人精神振奮。

以前因為命運而認識貝多芬,當時還小只知道他是個很厲害的音樂家。後來接觸他的東西多了卻更能感受到他的不平凡之處。不過是在看過 Copying Beethoven (快樂頌)這部電影時才覺得此位十八世紀末的音樂家有多了不起。當他患有耳疾時,對於音樂依然是如此的熱愛。我想是他對於理念的堅持,讓他在病床上吐出最後一口氣也還在創作。遺作便是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大賦格曲。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樂理,但對於他的執著卻很佩服。最近在看蔣勳的“孤獨六講”,再回想片中的劇情,還偶有所得。我想貝多芬滿符合書中所講的六種孤獨,就如思維孤獨中所說“他所發出來的語言,可能是別人聽不懂的、無法接受的,甚至是別人要立刻要去指責的。(p.216)”就很貼切。

第九號交響曲演奏是這部電影中最高潮的一部分,現在回想還會有一絲絲的印象。不過有人評價 Ed Harris 演的貝多芬不如 Immortal Beloved 中的 Gary Oldman 來得好。這倒也提醒了我要去看後者,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,尤其是專演壞坯子的 Oldman 演出貝多芬,有點讓我難以想像。

卡拉楊 版 @ YouTube
Part 1, Part 2

伯恩斯坦 版 @ YouTube
Part 1, Part 2, Part 3, Part 4

“快樂頌” 版 @ YouTube

聽完後,覺得卡拉楊版中的演奏跟男高音比較讚。電影版本則因為拍攝技巧的關係,比較容易體會到音樂中要傳達出來的感情。在交響情人夢中演出的第七號也是同樣也因劇情而讓人感動,只是現時千秋王子的指揮技巧跟大師們一比卻是遜色許多。

ref.
[1] 圖片來源
[2] Beethoven Symphony No.9 @ Wikipedia

沒有留言: